2022年高考多少分上本科更稳妥?过了“本科线”,也未必能上本科
今年是我国八个省份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,对学生而言有深刻的意义,高考之所以进行改革,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们学习与发展的需要。 谈及高考,每个人对高考的印象都是不同的,但高考对考生们都有着非凡的意义,毕竟高考是一次凭借自身的成绩说话的一次考试,成绩优异者自然会脱颖而出。 但高考不是一场只有尖子生的考试,中等生,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在少数,这些学子的目标往往是达到本科录取线,上一所本科大学。 2022年高考多少分上本科更稳妥? 孩子能够考上985、211,是众多家长们共同的心愿,不过想法更要接近实际才行,脱离了实际则会变成凭空幻想。 有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考上名校,而是考上一所本科院校,毕竟专科和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、学习氛围差距很明显。 从2021年高考各地区本科率统计数据来看,很多省市的高考本科线集中在了400-450这个分数段。 甚至有少部分的省市,高考本科线在400分以下,只有300多分,如果这样看,考上一所本科大学仿佛没有那么难。 实际上并没有如此简单,我国高考本科录取人数约在420万人,而高考总人数远远超过这个人数,甚至超出了1078万人,不难看出,高考本科录取率还不到一半。 即便是考过了本科线,也不能代表就能稳稳地考上本科院校了,尤其是2022年高考人数,可能会进一步增长,再加上高考在不断改革,400分考本科显然是不太现实的。 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总成绩的70%,也就是525分,上本科院校更为稳妥,想要考上本科至少需要总分数超本科线20分以上。 分析:为何过了“本科线”,也未必能上本科 过了本科线,也未必能上本科院校是优秀现实的一件事,过本科线并不代表万无一失,随着高考报考人数的增加,竞争难度的增大。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只是过本科线是不行的,考生的分数优秀起码要超出本科线20分以上,考入本科的几率更大一些。 要知道,本科线的设置是根据高校录取计划的120%进行划定的,本科院校不会完全根据本科线进行录取分数线的划定,显然是不太实际的。 我国有1200哆嗦本科院校,这些院校可进一步划分为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,往往公办本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高出本科线40分以上。 如果考生的高考分数位于本科线上下,希望考上本科大学,可将目光放在民办院校,尽量避开热门专业,以增大自己的上岸几率。 笔者建议,2022 年的考生要学会“主动出击”,因为机会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结合自己的分数情况提前选定目标院校和专业,并做好了解,报考方面也要掌握技巧性。 刚过本科线的考生,报考要注意哪些问题? 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是讲究技巧的,更是一种取胜的方式。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可以低分进入名校,所以将自己的高考分数利益优秀大化运用起来,是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掌握的一件事。 优秀好选择服从调剂,避免滑档和退档。本科线边缘考生,在分数不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,但依然想向更好的院校发起冲刺,优秀好要勾选服从调剂的选项。 高分掉到专科的情况也是有点的,几乎每年都在上演,毕竟出现滑档和退档的情况是考生和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,所以勾选服从调剂很有必要。 对比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。对一所院校的了解只看表面是不够的,还要多方面观察,特别是对目标院校和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分析、对比,以估计自己成功上岸的机会有多大。 第一志愿优秀好不要冲刺过猛。其实刚过本科线的学生,填报志愿优秀好以求稳为主,冲刺更好的院校和专业,成功率不太大,报得过高则会出现滑档,所以,刚过本科线的考生,报考方面要慎重、求稳。 笔者认为,刚过本科线的考生,是幸运的,却也没那么“幸运”,因为过线也不意味着能够考上本科院校,如果报考得当,成功进入本科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,高三的学子当前需要做的是,做好规划,保持自己的复习节奏,为高考做好准备。 本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立删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